-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刊[06/29]
-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征[06/29]
-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投[06/29]
- ·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栏[06/29]
文艺评论丨生活观察类综艺陷入瓶颈怎么办?和(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策划: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早期的竞技综艺中,就已出现类似综艺叙事雏形。例如综艺金牌导演严敏在其成名综艺《极限挑战》中,
策划: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早期的竞技综艺中,就已出现类似综艺叙事雏形。例如综艺金牌导演严敏在其成名综艺《极限挑战》中,让富有表演经验的演员明星组队体验生活,其中之一便是各类职业的体验。这一节目最初沿用体育竞技游戏的一些关卡设计,在随后的演进中,广受观众好评的片段渐渐偏移至“明星+生活体验”桥段。严敏在最新的综艺作品《新游记》中,试图将之前擅长的类型配方如法炮制移植过来,继续让明星演员做各类任务,包括“下生活”体验民间职业,然而观众直言,明星与其“下生活”不如说是“下凡”,开始时把体力活看成是健身锻炼,吃不饱饭看成是节食减肥,连穿个工服都还讲究个潮流服饰搭配。直到体验日结工的各项工作,无论是物流工还是拆台工,没有人能坚持到工作完成,黄子韬还振振有词,说是要找到心仪的工作才能够一直坚持干下去。明星们似乎能认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和劳动人民有着多大的鸿沟,也愿意承认自己无法“进入到”日结工的生活中去,但节目除了展现他们的“火速逃离”,并无认真展现这些“体验生活”项目的主旨何在?难道只是一项“har d模式”的游戏关卡而已?那么每日要面对这些劳动生活的普通人的生活意义何在?那些劳动人民的个体意义是否得到了最起码的尊重呢?显然,从制片方到参演明星,未必不愿与平民百姓做朋友,而是不太愿意“与时间做朋友”,对于要尝试的任何一种民间职业,没有做好细致的田野考察,也不愿扎下一点点的浅根,最后在仓促之间上马,图个一时新奇热闹,在外人看来,徒剩“傲慢与偏见”。
编辑:范昕
也有正面例子,如《令人心动的offer》《初入职场的我们》,显然是认真在做职场生活观察类综艺。他们相当重视聘请行业内真正的专家,在节目中以细节展示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以及日常工作中的万般艰辛。例如《令人心动的offer 3》,就以几位神经外科医生的实习生活为主要切入点。即使如此,该综艺也有些许破绽,例如表现独自就医的女孩一开始未受到实习医生的用心体察,之后在医疗救治中,实习医生渐渐改变了他的态度,获得了病人的认同。节目设计了女孩痊愈出院当天,医生本来要和她告别,却因为工作繁忙错过了和病人的道别。为了营造情感氛围,节目使用了交叉剪辑,还加入了闪回镜头,为实习医生强行植入他的“内心独白”,再用明星观察团的解释为实习医生加佐料,事实上,这分明暴露了这个纪实故事所需的素材不足,而节目急于制造每一集特定的戏剧冲突,于是暴露了明显的斧凿痕迹,其实这种违背纪实原则的做法完全可以避免,在纪实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互动需要更长的磨合期和更细微的观察视角,才能有些许的推进,急于求成的使用叙事片拍摄手法去拼凑某个“感人瞬间”,其实并不“自然”。
文章来源:《文艺生活》 网址: http://www.wyshzzs.cn/zonghexinwen/2022/0829/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