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看上去很文艺,其

来源:文艺生活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不知道大家有没看到过或听到过这样一句诗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坐上一叶小舟从此远离人烟,在这烟波浩渺的江河上度过余生”,听着就感觉是

不知道大家有没看到过或听到过这样一句诗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坐上一叶小舟从此远离人烟,在这烟波浩渺的江河上度过余生”,听着就感觉是多么文艺多么有意境的一句话。

那么写下这首词的作者苏轼到底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让后人称道的词呢?让我们来看看原词是怎样的吧!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总的分为上阙和下阙,上阙叙事,下阙抒情,非常符合苏轼的写作风格,词上阙首句就点名了词人“夜饮”的时间和地点,“三更”和“东坡”,把读者一下子代入到词人的意境中去。

作者因心忧烦闷,来到东坡喝酒,喝醉而睡,复醒而饮,当他回到住处时,自己已经醉眼朦胧,意识不清,只知道时间大致是三更了,“仿佛”二字把作者醉酒后的神态以及感受描写得很到位。

接下来作者来到自己家门口敲门,怎奈家中那门童已经睡着,在大门外连鼾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他便也不再敲门,趁着酒意未尽,拄着拐杖在大门外静静地听着江河翻滚的声音。

正值三更,夜深人静,而作者耳边家童的鼾声,波涛翻滚声却阵阵袭来,把整个安静的夜晚都给盖住了,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鼾声,响声就在读者耳边。

上阙看似全部在记叙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其实这也折射出作者平日里漂浮于官场,只有到晚上才能置身于这宁静的大自然中,在借酒消愁后自己精神上的一种寄托。

下片第一句都化用了《庄子》里面的话,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发肤是来自于天地的赠与,而不归自己所有,有些人就应该平淡快乐的度过一生,何必为了那功名利禄而舍身忘死呢?

这里其实说出了作者的心里话,作者在自己的仕途中屡遭打击,仕途极其不顺,思想和信仰几度变化,这里既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说明了作者的思想开始向道家学说靠近,而道家就是信仰超然俗世,淡泊名利的,这也能看出作者几近想退出官场的意图。

“夜阑风静波纹平”看似在写一些静态的夜景,实则是在暗示作者在官场经历了那么多挫败后,看待功名利禄早就淡然了,也表现出作者追求平静,安稳生活的追求。

而最后一句也照应了前面所有的铺垫——作者真的想乘上一叶小舟,平平静静的在江河上度过余生。

这首词写于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苏轼因乌台诗案而遭到黄州之贬的第三年,这时的苏轼已经看穿了当时官场上的黑暗,表达了他只想安静的生活,远离尘世的喧扰,彻底超然俗世的向往,同时也能看出苏轼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可见每一句看似文艺的句子背后,其实都历经了沧桑。

参考资料:《苏东坡传》、《新兴与传统——苏轼词论述》、《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


文章来源:《文艺生活》 网址: http://www.wyshzzs.cn/zonghexinwen/2022/0206/1894.html



上一篇:乔欣杂志大片很惊艳,文艺优雅很适合,简简单
下一篇:临渭区举办群众文艺社团成果展演暨灯谜晚会活

文艺生活投稿 | 文艺生活编辑部| 文艺生活版面费 | 文艺生活论文发表 | 文艺生活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艺生活》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